一、麻醉机(进口品牌)技术参数要求 |
1 |
适用于成人、儿童和新生儿,麻醉机 |
具备 |
2 |
自动自检、自动定标,传感器自动校正 |
具备 |
3 |
标配备用手动通气模式:触摸屏或呼吸机故障时,可直接切换到手动通气,在保留新鲜气体和麻药持续输送的同时还能继续气体和通气的监测 |
具备 |
4 |
电子新鲜气体混合器,2种气源:O2,AIR |
具备 |
5 |
压力模式下吸气压力 |
(PEEP+5)-80cmH2O |
6 |
压力限制 |
(PEEP+10)-80 cmH2O |
7 |
压力支持 |
关,3-(80-PEEP) cmH2O |
8 |
呼气末正压PEEP |
4-30cmH2O |
9 |
呼吸频率 |
2-85次/分 |
10 |
吸气时间 |
0.2-10秒 |
11 |
原装进口集成呼吸回路,耐137℃高温蒸汽灭菌;所有回路模块不含天然乳胶 |
具备 |
12 |
呼吸系统总容量 |
≤4升 |
13 |
回路加热系统 |
具备 |
14 |
高精度流量传感器,全自动标定 |
≥5个 |
15 |
CO2吸收罐容量 |
≥1.5升 |
16 |
标配主动式麻醉废气排放装置 |
具备 |
17 |
挥发罐与麻醉机主机为同一厂家生产,只需出厂一次定标 |
具备 |
18 |
原装进口挥发罐,具有压力、流量、温度自动补偿;密闭性好,无需排空转运 |
具备 |
19 |
双罐位配单罐,加药量 |
≥290毫升 |
20 |
配置一个七氟醚挥发罐,可选配原厂同品牌地氟醚挥发罐 |
具备 |
21 |
能够满足低/微流量麻醉对挥发罐精确度的要求,流量补偿范围在 |
0.1-16L/min |
22 |
彩色触摸幕≥15寸,像素 |
≥1280×1280 |
23 |
全自动的开机自检,可选择全或部分自检功能,全自动的顺应性和泄漏测试,自动标定所有传感器 |
具备 |
24 |
实时显示波形 |
≥3道 |
25 |
通气监测参数 |
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峰压、平台压、平均压、PEEP);动态顺应性;阻力;弹性 |
26 |
监测范围 |
压力:-20-99cmH2O;潮气量监测范围:0-2500mL;顺应性:0–200 |
27 |
阻力:0 - 100 cmH2O/L/s;弹性:0.005 - 10 mL/ cmH2O |
具备 |
28 |
气体模块监测参数 |
O2、N2O、CO2及5种麻醉气体(自动识别)吸入和呼出 |
29 |
侦测混合麻醉气体;经年龄校正的xMAC值计算和显示。 |
具备 |
30 |
报警参数 |
氧浓度、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窒息报警、气道压力报警等 |
31 |
自动xMAC监测和报警功能,可自动激活xMAC低报警,有效防止病人术中知晓 |
具备 |
32 |
CBM模式(心脏旁路模式)用于在使用体外循环机时抑制相应报警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麻醉机主机 |
1个 |
2 |
麻醉挥发罐 |
1个 |
3 |
流量传感器 |
5个 |
4 |
台车 |
1个 |
5 |
主动式麻醉废气排放系统 |
1个 |
6 |
气体监测模块 |
1个 |
二、麻醉机技术参数要求 |
1 |
后备电池使用时间 |
≥90分钟 |
2 |
工作台侧栏杆推车,三个抽屉,脚轮刹车 |
具备 |
3 |
附属输出电源接口 |
≥4个 |
4 |
彩色触摸屏 |
≥12英寸 |
5 |
标配氧气、空气两气源,可选氧气、空气和笑气三气源 |
具备 |
6 |
氧气、笑气联动,接入氧气和笑气时氧浓度 |
≥25% |
7 |
快速充氧范围 |
20-80L/min |
8 |
用于对成人、小儿和新生儿的吸入麻醉及呼吸管理 |
具备 |
9 |
电子流量计配备屏幕数字显示,屏幕可显示新鲜气体设置总流量和氧浓度 |
具备 |
10 |
低流量麻醉的新鲜气体流量指示 |
具备 |
11 |
辅助流量计,用于辅助吸氧 |
具备 |
12 |
挥发罐具备压力、流速和温度补偿 |
具备 |
13 |
回路整体一体化回路 |
具备 |
14 |
回路整体可旋转 |
≥20° |
15 |
回路部件可以耐受134℃高温高压消毒 |
具备 |
16 |
二氧化碳吸收罐容积 |
≥2000ml |
17 |
内置双流量传感器,分别在吸入端,呼出端 |
具备 |
18 |
回路皮囊支架 |
具备 |
19 |
呼吸系统泄漏量 |
≤50mL/min(在3.0kPa压力条件下) |
20 |
气动电控呼吸机,全中文操作和显示 |
具备 |
21 |
CO2旁路功能,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更换钠石灰罐无需选择确认,无需关停机械通气 |
具备 |
22 |
提供辅助/控制通气,标配通气模式 |
VCV、PCV模式,可选配/升级SIMV(SIMV-VC、SIMV-PC)、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 |
23 |
容控下潮气量最低可达10ml,满足低流量麻醉的需求 |
具备 |
24 |
上升式风箱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氧、空两种气源 |
1套 |
3 |
单罐位 |
1个 |
4 |
一次性纳石灰罐/带皮囊支架/带BYPASS |
1套 |
5 |
带独立刹车 |
1套 |
6 |
七氟醚挥发罐 |
1个 |
7 |
一次性成人附件包 |
1套 |
三、除颤器技术参数要求 |
1 |
显示≥3通道监护参数波形,分辨率≥800×480像素的彩色TFT显示屏 |
≥7英寸 |
2 |
中文操作界面 |
具备 |
3 |
手动除颤、心电监护、呼吸监护、自动体外除颤(AED)功能 |
具备 |
4 |
自动阻抗补偿功能,除颤技术 |
双相波 |
5 |
手动除颤分为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方式,能量分25档以上,可通过体外电极板进行能量选择,最大能量 |
≤365J |
6 |
配置体内除颤手柄 |
具备 |
7 |
体外除颤电极板同时支持 |
成人和小儿 |
8 |
电极板支持能量选择,充电和放电三步操作,满足单人除颤操作 |
具备 |
9 |
开机时间 |
≤3s |
10 |
除颤充电至200J |
≤3s |
11 |
体外起搏模式 |
固定和按需两种模式 |
12 |
通过心电电极片可监测的心律失常分析种类 |
≥25种 |
13 |
选配监护功能 |
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吸末二氧化碳 |
14 |
监护参数适用于 |
成人,小儿 |
15 |
标配1块智能锂电池,可支持200J除颤 |
≥250次 |
16 |
配置宽度≥50mm记录纸记录仪,自动打印除颤记录,单次波形记录时间 |
≥40s |
17 |
防尘防水级别 |
≥IP44 |
18 |
抗跌落性能 |
满足救护车标准EN1789 |
19 |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0°C-50°C,湿度范围:15%-95%,大气压范围:57.0 kPa~106.2 kPa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7英寸TFT彩色显示屏 |
1块 |
3 |
3/5导ECG监护及附件包 |
1套 |
4 |
体外除颤电极板 |
1套 |
5 |
50mm记录仪 |
1套 |
6 |
国标电源线 |
1根 |
7 |
中文手册 |
1本 |
8 |
锂电池 |
1块 |
四、能量平台技术参数要求 |
1 |
功能要求 |
|
1.1 |
具有远程诊断功能:能自动存储错误代码,显示错误信息 |
具备 |
1.2 |
工作频率 |
≥350KHz |
1.3 |
可存储程序 |
≥300组 |
1.4 |
操作界面 |
中文 |
2 |
主要技术规格和要求 |
|
2.1 |
单极模块功能 |
|
2.1.1 |
最大切割输出功率≤400W,最大电凝输出功率≤250W |
具备 |
2.1.2 |
单极切割模式 |
≥4种 |
2.1.3 |
单极电凝模式 |
≥5种 |
2.2 |
双极模块功能 |
|
2.2.1 |
最大电凝输出功率 |
≤360W |
2.2.2 |
双极电凝模式具备自动启动、自动停止和快速启动功能 |
具备 |
2.2.3 |
双极电切功能 |
具备 |
2.3 |
中性电极安全系统 |
|
2.3.1 |
可兼容单片式、双片式中性电极 |
具备 |
2.3.2 |
当选择双片式中性电极时,显示人体接触电阻最小值≥20Ω,最大值≤300Ω |
具备 |
2.3.3 |
具备监测功能,可监测中性电极与皮肤之间的接触及粘贴方向 |
具备 |
2.4 |
其他功能 |
|
2.4.1 |
7mm及以下的血管闭合功能 |
具备 |
2.4.2 |
具有闭合智能化自动提示,具备自动启动以及自动停止功能 |
具备 |
2.4.3 |
具有盐水下双极等离子功能 |
具备 |
2.4.4 |
可连接7mm大血管闭合功能的重复使用配件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双脚踏开关(带遥控功能) |
1个 |
3 |
单脚踏开关 |
1个 |
4 |
单极电钩 |
1把 |
5 |
单极电钩连线 |
1条 |
6 |
中性电极连接电缆 |
1条 |
7 |
中性电极 |
5片 |
8 |
一次性电刀笔 |
2支 |
9 |
固定件 |
1套 |
10 |
台车 |
1台 |
五、麻醉机回路消毒机技术参数要求 |
1 |
消毒原理:可选用臭氧、复合醇、过氧化氢三种消毒剂对麻醉机、呼吸机回路表面进行消毒灭菌 |
具备 |
2 |
工作模式 |
麻醉机模式、呼吸机模式、其他模式(复合醇模式) |
3 |
消毒级别 |
|
3.1 |
消毒结果 |
符合卫生部对消毒设备高水平消毒要求 |
3.2 |
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分 |
>6.5 |
3.3 |
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分 |
>6.2 |
3.4 |
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分 |
>6.3 |
3.5 |
黑曲霉菌杀灭对数值分 |
>5.3 |
3.6 |
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 |
>5.12 |
3.7 |
脊髓灰质炎病毒平均灭活对数值 |
>4.00 |
3.8 |
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的杀灭对数值 |
>4.0 |
3.9 |
人类冠状病毒灭活对数值 |
≥4.00 |
4 |
温度检测 |
温度双循环控制系统,实时温度显示,具有超温报警提示功能 |
5 |
雾化方式 |
压缩式雾化,雾化的微粒小≤5微米 |
6 |
臭氧消毒系统 |
具备 |
7 |
采用闭环控制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对臭氧浓度、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以达到稳定的气体输出,实现雾化、消毒、干燥的功能,排放浓度小于等于0.04mg/m³。(满足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具备 |
8 |
自动加液功能,单次使用5ml消毒剂。 |
具备 |
9 |
消毒记录 |
消毒结束后,可查询消毒次数,可追溯消毒记录 |
10 |
人机对话模式 |
本消毒机采用10.4寸彩色触摸屏,一键操作实现全自动消毒程序。 |
11 |
消毒仓 |
满足消毒麻醉机相关附件、手术器械等 |
12 |
密封消毒残气吸收系统 |
具备 |
13 |
快速消毒 |
复合醇消毒时间:10分钟雾化消毒,10分钟干燥 |
14 |
恒温自动干燥 |
具备 |
15 |
供气和排气速度 |
≥3~5 升/分钟 |
16 |
消毒机及其内部均采用耐腐蚀材料构成,保证气体无泄漏 |
具备 |
17 |
报警声响 |
≥57dB |
18 |
电源:AC220V±22V/50Hz±1Hz;功率 |
≤100W |
19 |
安全及防护要求 |
产品符合GB9706.1-2007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器械检测所检测报告佐证) |
20 |
电磁兼容要求 |
产品符合YY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实验 》(医疗器械检测所检测报告佐证)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波纹管 |
2根 |
3 |
硅胶堵 |
1个 |
4 |
电源线 |
1根 |
5 |
使用说明书 |
1本 |
六、高频电刀技术参数要求 |
1 |
技术要求 |
|
1.1 |
适用于常规外科手术 |
|
1.2 |
输出功率 |
≥300W |
1.3 |
工作频率 |
≤500KHz |
1.4 |
输出及控制控制 |
全悬浮隔离式输出,单极.双极均具备手控和脚控功能 |
1.5 |
自动调节能量输出,限制最大电压,电火花和干扰最小 |
具备 |
1.6 |
病人回路电极板接触质量监测 |
有指示和报警,报警的同时自动停止输出 |
1.7 |
监测阻抗范围 |
5-135欧姆 |
1.7.1 |
术中病人回路电极板接触阻抗突然改变≥30﹪初始阻抗时 |
主机报警并自动停止输出 |
1.7.2 |
快速调节能量输出,切凝自动转换的功能 |
具备 |
1.8 |
单极切割模式:纯切割1-300W混合切割1-200W |
具备 |
1.9 |
纯切割峰值电压 |
≥1200V |
1.9.1 |
混合切割峰值电压 |
≥2000V |
1.9.2 |
单极凝血模式: 软凝 1-125W 电灼凝血1-125W 喷射式凝血1-125W |
具备 |
1.9.3 |
喷射式凝血:空载峰值电压≥5000V,空载峰-峰值电压≥8500V |
具备 |
1.10 |
软凝:峰值电压 |
≥250V |
1.10.1 |
电灼凝血:峰值电压≥3000V,双路输出峰值≥3000V |
具备 |
1.10.2 |
喷射式凝血:峰值电压≥3900V,双路输出峰值≥3900V |
具备 |
1.10.3 |
双极模式 |
精确双极1-80W 标准双极1-80W 宏双极1-80W |
1.11 |
精确双极:峰值电压 |
≥250V |
1.11.1 |
标准双极:峰值电压 |
≥400V |
1.11.2 |
宏双极:峰值电压 |
≥500V |
1.11.3 |
CEM模式 |
单极切割,单极凝血 |
1.12 |
根据要求调节功率输出 |
具备 |
1.13 |
具有双刀笔同时输出功能 |
具备 |
1.14 |
具备RS-232、USB串口:适用于连接计算机,及电刀信息采集、更改模式 |
具备 |
1.15 |
具备扩充口:适用于连接机器人等其他设备来控制电刀输出 |
具备 |
1.16 |
具备16GB内存,用于存储用户习惯、存储故障信息 |
具备 |
2 |
具备切割控制系统及功率峰值补尝系统 |
|
3 |
硬件和软件升级功能 |
具备 |
4 |
远程诊断功能 |
能自动存储错误代码,显示错误信息 |
5 |
可以升级氩气功能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套 |
电缆1根、中英文说明书、维护、操作卡等 |
2 |
单极脚踏开关 |
1只 |
3 |
病人回路负极板 |
5片 |
4 |
双极脚踏开关 |
1只 |
5 |
电刀笔 |
5支 |
七、高频外科手术系统(进口品牌)技术参数要求 |
1 |
用途 |
高频设备用于外科手术中专门为单极或双极的电切及电凝生成所需的电功率 |
2 |
技术性能要求 |
|
2.1 |
触控屏操作 |
具备 |
2.2 |
智能功率调节技术 |
具备 |
2.3 |
输出端 |
≥4个 |
2.4 |
回路电极监控功能 |
测量患者与高频手术器械之间的电阻变化通过声光信号提示操作人员 |
2.5 |
婴儿安全手术模式 |
具备 |
2.6 |
程序存储功能可存储 |
≥300组 |
2.7 |
通信接口 |
光纤插口、以太网、USB、音频输入(备用)、CAN/UART |
3 |
功能要求 |
|
3.1 |
具备功能 |
具有大血管闭合、双极水下电切和电凝、单极电切和电凝、双极电切和电凝等功能 |
3.2 |
大血管闭合:两路大血管闭合输出,智能调整功率输出,闭合完成提示,对不超过7mm的血管、淋巴管和组织束进行闭合及切割,闭合时间为 |
≤5秒 |
3.3 |
双极水下电切 |
智能调节功率,满足膀胱肿瘤切除、前列腺切除、前列腺汽化切除的要求,可以匹配各品牌的双极电切镜 |
3.4 |
双极水下电凝 |
智能调节功率 |
3.5 |
单极凝血 |
具有柔和电凝、强力电凝、腔镜下电凝和喷凝电凝等多种模式;强力电凝功率≥200W |
3.6 |
单极电切 |
功率≥400W |
3.7 |
单极同步输出 |
两只电刀笔同时启动输出 |
3.8 |
双极电切最大功率 |
≥220W |
3.9 |
双极凝血 |
具有标准双极电凝、精确双极电凝、强力双极电凝、腔镜下双极电凝、自动双极功能等多种模式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脚踏 |
1个 |
2 |
电刀笔 |
3个 |
3 |
原装进口等离子手件(被动式手件,用于等离子盐水下切除类手术。握持把手可选开放式或者环型把手) |
2个 |
4 |
原装进口内鞘(直径24Fr) |
2个 |
5 |
原装进口外鞘(直径26Fr) |
2个 |
6 |
原装进口闭孔器(头端无创) |
2个 |
7 |
电极(通用双极,切割电极,环形,用于直径4mm内窥镜) |
4个 |
8 |
线缆(通用) |
2条 |
9 |
消毒盒 |
2个 |
10 |
泌尿用内窥镜 |
1个 |
11 |
妇科用内窥镜 |
1个 |
八、可视喉镜技术参数要求 |
1 |
显示屏尺寸 |
3.5英寸 |
2 |
电源 |
电压:4.2V,充电电压:5V |
3 |
摄像头像素 |
≥100万 |
4 |
景深不小于 |
≥3mm~100mm |
5 |
数据存储 |
≥16GB |
6 |
照度 |
≥150Lux |
7 |
鉴别率 |
≥2.8LP/mm |
8 |
整机重量 |
小于285g |
9 |
连续工作时间 |
≥250分钟 |
10 |
产品储存 |
贮存温度:-20℃~60℃,相对湿度:15%~90% |
11 |
超薄叶片,可适用于困难气道插管 |
具备 |
12 |
叶片防雾设计,即拆即用 |
具备 |
13 |
图像显示 |
声门及插管视野 |
14 |
录像,拍照功能 |
具备 |
15 |
叶片配置双卡扣设计,防止使用过程中意外滑脱,可兼容其他品牌设备 |
具备 |
16 |
显示屏电量显示 |
具备 |
九、头戴式放大眼镜技术参数要求 |
1 |
功能要求 |
|
1.1 |
视野清晰、边缘无变形,光路经过激光精准校准,手术中长久使用不会产生眩晕 |
具备 |
1.2 |
高清放大镜由多组高指数图层光学镜片组成,放大率 |
≥3倍 |
2 |
主要技术参数 |
|
2.1 |
瞳距双侧可调范围 |
45-75 mm |
2.1.1 |
放大倍率 |
≥3.0x |
2.1.2 |
工作距离 |
≥30cm |
2.1.3 |
视野 |
≥6.0cm |
2.1.4 |
镜头可以反向翻转,根据需要随时进入或移出视野 |
具备 |
2.1.5 |
多重铰链设计,便于调整镜头与术者双眼距离 |
具备 |
2.1.6 |
放大镜固定方式 |
镜架式或头带式 |
2.1.7 |
分体式设计 |
镜头、镜架/头戴根据需要自由组合 |
2.1.8 |
头带的头围和深度 |
可调 |
2.1.9 |
不同型号镜架适合不同脸型,增加稳定性和舒适性 |
具备 |
2.1.10 |
运动款镜架 |
具备 |
2.1.11 |
配备专用屈光矫正镜片固定架,方便本身佩戴眼镜的医生使用 |
具备 |
2.1.12 |
可拆卸的溅液防护片 |
具备 |
2.1.13 |
镜架或头带内留有空间,也可以将放大镜直接佩戴在眼镜上 |
具备 |
2.1.14 |
冷色温,高亮度LED头灯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软盒 |
1个 |
2 |
镜盖 |
1个 |
3 |
上翻杆 |
1个 |
4 |
镜布 |
5块 |
5 |
镜架 |
1套 |
6 |
头灯 |
1个 |
十、降温毯机技术参数要求 |
1 |
制冷工作原理 |
半导体制冷或压缩机制冷 |
2 |
输出控制方式 |
≤2进2出,左右分别控制,毯/帽可同时工作 |
3 |
测量范围 |
体腔温度、体表温度测量 |
4 |
体温测量范围 |
0.1-50℃,分辨率为0.1℃ |
5 |
体温测量精度 |
≤±0.2℃ |
6 |
水温测量范围 |
0.1-49.9℃,分辨率为0.1℃ |
7 |
水温测量精度 |
≤±0.1℃ |
8 |
水温控制范围 |
4-25℃ |
9 |
水温控制精度 |
≤±0.3℃ |
10 |
水温显示 |
实时动态显示 |
11 |
空载降温速率 |
≥2℃/min |
12 |
负载降温速率 |
≥2.5℃/h |
13 |
关机后,毯内水由于水毯压力回弹自动回仓 |
具备 |
14 |
水毯表面均匀性 |
≤0.5℃ |
15 |
固化程序内置 |
≥10个常用固化程序 |
16 |
趋势图 |
具有体温,水温两条曲线实时显示 |
17 |
温度趋势存储与回顾 |
≥200小时 |
18 |
报警事件回顾 |
≥200条 |
19 |
全中文菜单操作,清晰直观LCD液晶屏 |
≥4.5英寸 |
20 |
掉电存储功能 |
具备 |
21 |
病人档案导出操作 |
具备 |
22 |
掉探头脱落报警功能 |
具备 |
23 |
多重温度保护功能 |
具备 |
24 |
收纳仓 |
内置不占空间,方便毯帽的收纳管理 |
25 |
工作噪声 |
≤50dB(A)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 |
1 |
2 |
体腔温度探头 |
2 |
3 |
水毯输水管 |
2 |
4 |
抽水管 |
1 |
5 |
躺面式水毯(成人) |
2 |
6 |
头部式水帽 |
2 |
7 |
躺面式水毯套(成人) |
2 |
8 |
头部式水毯套 |
2 |
9 |
国标电源线 |
1 |
10 |
医用控温仪中文说明书 |
1 |
十一、手术动力系统技术参数要求 |
1 |
动力主机 |
|
1.1 |
主机采用电动驱动方式工作 |
具备 |
1.2 |
液晶显示设置 |
触摸屏控制 |
1.3 |
主机具备开机自检功能 |
具备 |
1.4 |
可兼容高速钻、微型锯、微型钻、鼻刨削、关节刨削等多种手机,实现多科室联用 |
具备 |
1.5 |
驱动 |
≥2把手机及2个脚踏同时工作 |
1.6 |
主机具备调节手机扭矩功能,扭矩设置范围从 |
0-100%可调 |
1.7 |
主机可用于多学科使用 |
具备 |
2 |
脚踏开关 |
|
2.1 |
全封闭防水防污染设计 |
具备 |
2.2 |
可提供无级变速,预设转速等多种转动模式 |
具备 |
2.3 |
可控制冲洗和正反转等设定 |
具备 |
3 |
刨削手机 |
|
3.1 |
摆动模式最高速度 |
5000转/分钟 |
3.2 |
单向运转最高速度 |
12000转/分钟 |
3.3 |
反向冲洗功能 |
具备 |
4 |
高速磨钻部分 |
|
4.1 |
通用手柄带独立马达 |
具备 |
4.2 |
最高转速 |
≥80000 转/分 |
4.3 |
同一手柄需能接多种不同长短的磨钻接头 |
具备 |
4.4 |
无碳刷马达设计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脚踏 |
1个 |
3 |
鼻科刨削手机 |
1个 |
4 |
双齿刀头 |
1个 |
5 |
双齿刀头,角度60° |
1个 |
6 |
双齿刀头,角度40° |
1个 |
7 |
冲洗管路盒 |
1个 |
8 |
7cm 直角接头 |
1个 |
9 |
2.0mm 金刚砂磨头 |
1个 |
10 |
3.0mm 金刚砂磨头 |
1个 |
11 |
4.0mm金刚砂磨头 |
1个 |
12 |
2.0mm圆形多叶钻头 |
1个 |
13 |
3.0mm圆形多叶钻头 |
1个 |
14 |
4.0mm圆形多叶钻头 |
1个 |
15 |
马达手机 |
1个 |
十二、脑氧检测仪技术参数要求 |
1 |
显示参数 |
rSO2 、基线值、AUC、SSI信号强度指示、时间标志线和数字代码 |
2 |
准确度 |
对于颈静脉球氧饱和度平均值相关系数≥90%±10%,准确度:±1% |
3 |
警报范围 |
上限:20%-95%;下限:15%-95% |
4 |
成人传感器及适用范围 |
≥体重超过40kg的患者 |
5 |
新生儿及儿童传感器及适用范围 |
满足新生儿及儿童使用需求,适用于体重小于40kg的新生儿及儿童患者 |
6 |
最大通道数量 |
4通道,可同屏显示4个部位的rSO2读数以及趋势变化 |
7 |
扫描时间(时间轴显示) |
1,2,4,8,12,24小时可选 |
8 |
采集频率 |
持续采集测量频率2秒/次,刷新频率≤4秒/次 |
9 |
事件标记 |
任意时间都可进行标记,事件按照应用场景分为手术室, ICU, 血管,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有≥45种可选项 |
10 |
诱导前基准线设定 |
可在任意时间对患者在屏幕上标记一个基准线值,通常设置在诱导开始前 |
11 |
AUC(曲线下阈值计算) |
基线被设置后在检测中会自动实时进行计算,计算值以(%*min)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 |
12 |
趋势线平均值 |
显示过去≥60分钟内氧饱和度变化的移动平均值 |
13 |
数据存储和输出 |
记录≥28条历史纪录,可以通过USB接口将数据导出并进行分析 |
14 |
视频输出端口 |
可连接VGA端口,或其他视频接口,使数据显示在VGA显示器上 |
15 |
内置电池 |
具备,可作为停电和患者转运时的备份 |
十三、麻醉监护仪(进口品牌)技术参数要求 |
1 |
监护范围 |
成人,儿童,新生儿 |
2 |
彩色触摸屏 |
≥15英寸 |
3 |
单个通道可同时显示 |
小趋势、波形和参数 |
4 |
屏幕布局可定制,可同屏显示NIBP测量历史记录 |
具备 |
5 |
支持多种语言选择 |
具备 |
6 |
大字体显示,同屏最大支持显示 |
≥12道波形 |
7 |
新生儿 呼吸氧合图 |
具备 |
8 |
数据存储 |
可存储≥240小时趋势数据,所有参数均可以表格或图形格式存储同时支持≥1000 个NIBP 测量数据、≥100 个参数报警事件和≥150个心律失常事件的存储 |
9 |
数据回顾 |
提供全部监护参数≥ 100小时趋势数据回顾,≥1000 个NIBP 测量数据、≥100 个参数报警事件和≥100个心律失常事件的回顾 |
10 |
可存储病人在手术中的全部波形数据,全息波形回顾 |
≥96小时 |
11 |
接口数量及种类 |
具有1个VGA输出接口,1个Medibus/X接口,1麻醉气体监测个模块接口,1个以太网口,2个USB接口,1个模拟输出、护士呼叫系统和同步除颤接口 |
12 |
记录仪,最大可打印3通道信息。支持参数报警记录、趋势记录、药物计算、滴定表记录和回顾记录 |
具备 |
13 |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
≥ 300 分钟 |
14 |
心电 |
|
14.1 |
标配ECG 5导联 |
具备 |
14.2 |
可选3/5导联,最多达7道心电波形同屏显示 |
具备 |
14.3 |
心率测量范围 |
成人:15 bpm 到 300 bpm,小儿/新生儿:15 bpm 到 350 bpm |
14.4 |
3/5导联ST段分析,同时标注ST段改变程度 |
具备 |
14.5 |
16种高级心律失常分析 |
具备 |
15 |
呼吸速率 |
|
15.1 |
呼吸导联 |
I 或 II |
15.2 |
测量方法 |
胸阻抗法 |
15.3 |
测量范围 |
成人:0 rpm 到 120 rpm |
16 |
无创血压 |
|
16.1 |
测量方法 |
示波法 |
16.2 |
测量模式 |
手动、自动、连续 |
16.3 |
参数显示 |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 |
17 |
体温 |
|
17.1 |
双通道体温,支持温差测量 |
具备 |
17.2 |
可测量位置 |
皮肤、口腔、直肠 |
17.3 |
测量范围 |
0 ℃到 50 ℃ |
18 |
脉搏血氧饱和度 |
|
18.1 |
一体化软指套 |
具备 |
18.2 |
测量范围 |
0% 到 100% |
18.3 |
可测量灌注指数(PI),测量范围 |
0-10 |
18.4 |
SPO2灵敏度可调 |
具备 |
19 |
有创血压 |
|
19.1 |
有创血压 |
≥3道 |
19.2 |
测量范围 |
-50 — 300 mmHg |
19.3 |
压力标签ART动脉压,PA肺动脉压,CVP中心静脉压,RAP右心房压,LAP左心房压,ICP颅内压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监护仪主机 |
1个 |
2 |
中文说明书 |
1套 |
3 |
电源线 |
1个 |
4 |
可充电锂电池 |
1个 |
5 |
心电5导联电缆 |
1个 |
6 |
无创血压袖带 |
1个 |
十四、麻醉监护仪技术参数要求 |
1 |
模块化插件式床边监护仪,主机插槽位数 |
≥5个 |
2 |
1920x1080像素高清彩色触摸屏分辨率 |
≥15英寸 |
3 |
无风扇设计且散热良好 |
具备 |
4 |
标配内置高能锂电池,供电时间 |
≥2小时 |
5 |
基本功能模块插入主机插槽支持 |
心电(HR,心律失常,ST分析和QT/QTc),呼吸,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双通道体温和双通道有创血压的同时监测 |
6 |
监护仪可配置转运模块 |
从监护仪拔出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监护仪支持病人的无缝转运监护,具有彩色液晶显示屏,屏幕尺寸≥5英寸,内置锂电池供电≥4小时,无风扇设计 |
7 |
具备3/5导心电监测,支持升级12导心电监测 |
具备 |
8 |
心电电缆 |
抗电刀干扰 |
9 |
支持房颤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分析功能,实时心律失常分析 |
≥25种 |
10 |
ST段分析功能 |
具备 |
11 |
血压测量模式 |
手动、自动间隔、连续、序列 |
12 |
血氧监测 |
具备灌注指数(PI)的监测 |
13 |
指套式血氧探头 |
支持浸泡清洁与消毒,防水等级IPx7 |
14 |
具备双通道有创压IBP监测,支持升级多达8通道有创压监测 |
具备 |
15 |
支持动脉压监测时,同步提供PPV参数监测 |
具备 |
16 |
支持提供PAWP测量界面,进行PAWP的测量 |
具备 |
17 |
支持升级BIS,CO2,AG,NMT等监测模块 |
具备 |
18 |
参数报警限 |
自动设置 |
19 |
标配具备血液动力学,药物计算,氧合计算,通气计算和肾功能计算功能 |
具备 |
20 |
50个及以上参数的120小时(分辨率1分钟)趋势表、趋势图回顾,4小时(分辨率5秒)趋势表、趋势图回顾 |
具备 |
21 |
每条报警事件至少能够存储16秒三道相关波形,以及报警触发时所有测量参数值。事件回顾 |
≥1500条 |
22 |
事件回顾时能够提供报警事件列表。能够根据时间、报警优先级、报警类型和参数组对事件进行筛选 |
具备 |
23 |
全息波形的存储与回顾 |
≥40小时 |
24 |
ST片段回顾 |
≥100小时 |
25 |
工作模式 |
监护模式、待机模式、夜间模式、隐私模式、演示模式 |
26 |
提供麻醉平衡指示界面,对于患者满足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复苏三个阶段进行专业界面显示,并提供麻醉复苏评分系统 |
具备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6槽) |
1台 |
2 |
15.6英寸电容触摸屏 |
1台 |
3 |
4G内置存储卡 |
1个 |
4 |
SpO2 |
1套 |
5 |
3/5导ECG |
1套 |
6 |
NIBP |
1套 |
7 |
国标电源线 |
1根 |
8 |
中文手册 |
1本 |
9 |
心电、血氧、血压成人附件包 |
1套 |
十五、起搏除颤器技术参数要求 |
1 |
可显示≥3通道监护参数波形,分辨率≥800×480像素的彩色TFT显示屏 |
≥7英寸 |
2 |
中文操作界面 |
具备 |
3 |
具备手动除颤、心电监护、呼吸监护、起搏、自动体外除颤(AED)功能,AED功能支持适用于婴儿及成人 |
具备 |
4 |
除颤技术 |
双相波 |
5 |
手动除颤分为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方式,能量分25档以上,可通过体外电极板进行能量选择,最大能量 |
≤365J |
6 |
体内除颤手柄(手术室用1台1套),体内手动除颤能力选择 |
≥15档 |
7 |
体外除颤电极板同时支持成人和小儿,支持快速切换 |
具备 |
8 |
电极板支持能量选择,充电和放电三步操作,满足单人除颤操作 |
具备 |
9 |
开机时间 |
≤3s |
10 |
除颤充电至200J |
≤4s |
11 |
体内起搏 |
具备 |
12 |
体外起搏功能模式 |
固定和按需 |
13 |
心电电极片可监测的心律失常分析种类 |
≥20种 |
14 |
可选配监护功能 |
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吸末二氧化碳 |
15 |
监护参数适用于 |
成人,小儿 |
16 |
标配1块智能锂电池,可支持200J除颤 |
≥200次 |
17 |
配置宽度≥50mm记录纸记录仪,自动打印除颤记录,单次波形记录时间 |
≤30s |
18 |
防尘防水级别 |
≥IP44 |
19 |
抗跌落性能 |
满足救护车标准EN1789 |
20 |
工作环境范围 |
温度范围:0°C-50°C,湿度范围:10%-95%,大气压范围:57.0 kPa ~ 107kPa |
配置要求 |
序号 |
部件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7英寸TFT彩色显示屏 |
1块 |
3 |
3/5导ECG监护及附件包 |
1套 |
4 |
体外除颤电极板 |
1套 |
5 |
50mm记录仪 |
1套 |
6 |
国标电源线 |
1根 |
7 |
中文手册 |
1本 |
8 |
锂电池 |
1块 |
9 |
体内起搏功能 |
1套 |
10 |
体外起搏功能 |
5套 |
备注:共计5套,体外起搏功能(其中1套带体内起搏功能)。 |